水土保持的“前世今生”

发布日期:2024-01-11 14:03:00 浏览次数:50

一、什么是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包括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二、名词的提出

  194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林垦设计委员会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在成都召开了一次防止土壤冲刷的科学讨论会,第一次提出“水土保持”一词。

三、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之一,水土保持自古有之。

  《尚书》有“帝(舜〕日,俞咨禹,汝平水土”的记载。《吕刑》有“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的记载。《诗经》中有“原隰既平,泉流既清"的诗句。

  水土保持的措施,古有沟洫之制。西汉时山区已现梯田雏形,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从山脚到山顶层层梯田、水田形成壮丽景观。黄土高原从明代起就打坝淤地。

  20世纪50年代,以治理黄土高原为重点,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中游地区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考察与查勘工作,基本摸清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群众的蓄水保土经验,并以黄河支流为单元提出了勘查报告,作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

  1958年北京林学院设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开始了中国水土保持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国水土保持概论》是这个阶段的代表著作。

  1980年水利部召开会议,在总结以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这一举措不仅符合防治水土流失的规律,提高了治理效益,也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小流域经济开辟了道路。

  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方面,“七五”和“八五"科研攻关计划中,国家立项研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林。“七五"科研攻关计划中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共建立11个综合治理区,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获得科研成果81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和生态经济型的水土保持防护林的营造成功,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经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探求到一条新路。创新性科研成果,如集雨农业、径流林业、沙棘造林与经济开发等项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在水土保持科学的国际交流方面,一些科技人员出访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引人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引进人工模拟降雨技术,加快了不同坡度、不同降水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进度;引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并加以改进,对不同地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全国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和制图;运用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模型进行水土保持规划;用模糊聚类分析对水土流失类型进行分类分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进行最优化模式选择多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水土保持效益。随着水土保持科技人员队伍的壮大,1985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立,截至 2000年底,会员已发展到9000人,出版了《水土保持学报》,进行了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以及科学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工作,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水土保持教育方面,1958年全国只有北京林学院设立水土保持专业,2000年已发展到有10余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有7所中等专业学校建立了水土保持专业。1985年北京林学院开始培养水土保持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992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水土保持学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将水土保持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水土保持学科体系已经形成,《水土保持原理》和《水土保持学》是其代表作。

  各地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路子。


一、什么是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包括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二、名词的提出

  194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林垦设计委员会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在成都召开了一次防止土壤冲刷的科学讨论会,第一次提出“水土保持”一词。

三、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之一,水土保持自古有之。

  《尚书》有“帝(舜〕日,俞咨禹,汝平水土”的记载。《吕刑》有“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的记载。《诗经》中有“原隰既平,泉流既清"的诗句。

  水土保持的措施,古有沟洫之制。西汉时山区已现梯田雏形,广西龙胜县龙脊梯田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从山脚到山顶层层梯田、水田形成壮丽景观。黄土高原从明代起就打坝淤地。

  20世纪50年代,以治理黄土高原为重点,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黄河中游地区组织了3次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考察与查勘工作,基本摸清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总结了群众的蓄水保土经验,并以黄河支流为单元提出了勘查报告,作出了较为完整、系统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

  1958年北京林学院设立了水土保持专业,开始了中国水土保持高级人才的培养。《中国水土保持概论》是这个阶段的代表著作。

  1980年水利部召开会议,在总结以往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小流域为单元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这一举措不仅符合防治水土流失的规律,提高了治理效益,也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小流域经济开辟了道路。

  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方面,“七五”和“八五"科研攻关计划中,国家立项研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林。“七五"科研攻关计划中黄土高原综合治理项目共建立11个综合治理区,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模式,获得科研成果81项,其中3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态经济型小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和生态经济型的水土保持防护林的营造成功,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经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探求到一条新路。创新性科研成果,如集雨农业、径流林业、沙棘造林与经济开发等项目都获得了巨大的效益。

  在水土保持科学的国际交流方面,一些科技人员出访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引人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引进人工模拟降雨技术,加快了不同坡度、不同降水量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进度;引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并加以改进,对不同地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分析;运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全国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和制图;运用系统动力学动态仿真模型进行水土保持规划;用模糊聚类分析对水土流失类型进行分类分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对小流域综合治理进行最优化模式选择多采用灰色系统分析水土保持效益。随着水土保持科技人员队伍的壮大,1985年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立,截至 2000年底,会员已发展到9000人,出版了《水土保持学报》,进行了国际和国内学术交流以及科学技术培训与科普宣传工作,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影响。

  在水土保持教育方面,1958年全国只有北京林学院设立水土保持专业,2000年已发展到有10余所高等院校设立了水土保持系或专业,有7所中等专业学校建立了水土保持专业。1985年北京林学院开始培养水土保持专业的博士研究生。1992年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了水土保持学院,国家教育委员会将水土保持列为重点支持发展的学科。经过多年的努力,水土保持学科体系已经形成,《水土保持原理》和《水土保持学》是其代表作。

  各地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了许多探索和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的路子。